初赛参赛队伍简介(二)
他们或演绎南开人的家国情怀,或演绎仁人志士的拳拳报国之心,他们将以精心的选材与细致的编排,以不同的方式为建国70周年、五四运动100周年、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献礼。
南开建校伊始,便创办了生物学系。苦于没有生物学人才的张伯苓和严范孙,遇到了想要回报祖国的植物学家李继侗。他们一拍即合,开启了生物学系的建设。
日军侵华,南开被炸,师生们无奈迁移。和他们一起的西行的,是各种珍贵的书籍和标本,更是生物学的将来。
同年,远在美国的殷宏章得知国内战争爆发的消息,不顾劝阻,执意归国,回到南开——或者说,西南联大——教书。在那里,他与恩师李继侗重逢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。1946年时,昆虫学家萧采瑜和綦秀蕙夫妇来到了天津,于南开任教,夜以继日地进行科学研究与育人工作,直至生命结束。
正在历史中遨游的你被同学打断了思绪,回到了现实。刚才一切都似梦,却也是真实的历史。思及他们,你备受鼓舞。要继承老先生们的精神,为百年南开,百年生科奋发努力。
为我们演绎一名留美南开学子的报国之路。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指引下,邓睿铭深刻体会到“弱国无外交”的道理,他考入南开英文系,而后他继续留美深造。他立志在学成后回到南开,建设更美好的南开,报效祖国。然而,亲切熟悉的南开园被日军炸毁,昔日博古论今之所今日遍地狼烟。他意识到教育和在后方处理外交事务解决不了中国的窘境。想尽办法为国出力的他,深感无力。“也许,我应该参军?对,参军!”于是,他踏上了参军之路。数年后,多年好友相见,他们是否还保留当年初心?是否仍念当年感情?在家国安危与个人生死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……
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,南开大学毕业生何文彬有才华,有梦想,却不被老板赏识。这天他收到了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的邀请函,恍惚间,时间好像回到了过去:不甘于受性别限制而努力争取演戏机会的李汀兰,立志读书的华荣、丁玮和报国杀敌的王金立,日夜刻苦追求梦想的陈秉仪……何文彬顿悟了,他敲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…… 他们称自己是一群白日梦想家组成的话剧团队,不执迷于理性却热爱空想。希望这场话剧能给大家带来属于南开的狂想曲。
南开发展至今,经历了教育上的改革,经历了外界的损害,仍旧顽强不息,这是历代南开师生共同的努力,他们自始至终守卫着南开,而医学院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展,同南开一起走向未来。
剧组名:哲学院努斯线年,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,却在会议上遭受不平等待遇。陆征祥,顾维钧等人作为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据理力争,国内的学生们走上街头维护主权,最终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。
剧组名:恩来精英线年。这一年,周恩来发起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;这一年,革命先驱孙中山去世。这一年,一群被捕的青年学生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命运。
“我只不过想活着,想有口饭吃,就那么难吗?”硝烟弥漫,乱世中支撑我们活下去的,是顺从,还是信仰?“谢谢你们让我明白,什么是人,什么是中国人,什么是军人。”从前我不懂,现在我终于懂了。